
這是白沙茅龍筆成品、制作原料及部分制作工具(3月24日攝)。
發祥于廣東江門的白沙茅龍筆為明代陳獻章所創,以江門市新會區圭峰山的茅草為主要材料,經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白沙茅龍筆古樸雅致,筆鋒富有彈性,筆觸蒼澀,宜作行草,亦可用以勾勒山水。以茅龍筆書寫的作品剛勁有力,氣勢豪放,其制作技藝于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在廣東江門市新會區的岡州畫院,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瑞亨對制作白沙茅龍筆的原料茅草進行錘砸(3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在廣東江門市新會區的岡州畫院,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瑞亨對制作白沙茅龍筆的原料茅草進行刮鋒(3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在廣東江門市新會區的岡州畫院,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瑞亨對白沙茅龍筆進行繞扎,筆已初步成形(3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在廣東江門市新會區的岡州畫院,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瑞亨對白沙茅龍筆進行削鋒(3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在廣東江門市新會區石澗公園的白沙茅龍筆傳承體驗館展示的不同類型白沙茅龍筆(3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在廣東江門市新會區的岡州畫院,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瑞亨用白沙茅龍筆蘸墨汁(3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3月24日,在廣東江門市新會區石澗公園的白沙茅龍筆傳承體驗館,游客用茅龍筆蘸水體驗書法樂趣。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在廣東江門市新會區的岡州畫院,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瑞亨展示初步浸泡刮鋒后的茅草(3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這是白沙茅龍筆成品及不同類型的筆頭(3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編輯:陳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