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800u"><dfn id="m800u"></dfn></ul>
    <strike id="m800u"></strike>
  • <ul id="m800u"></ul>
    <strike id="m800u"><rt id="m800u"></rt></strike>
  • 拂拂紅香 滿鏡湖——《蒲塘秋艷圖》賞析

    來源:美術報 2021-08-26 09:28 作者:

    清  惲冰  蒲塘秋艷圖  126.4×56.4cm  紙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蒲塘秋艷圖》,紙本設色,126.4×56.4cm,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畫面左上方有題跋云:“蒲塘秋艷。撫南田公本。女史惲冰。”下鈐白文“惲冰”及朱文“清于”。題跋左側有朱文“養拙道人珍玩”、朱文“少大私印”兩方鑒藏印。

    清  惲冰  蒲塘秋艷圖 (局部)

    惲冰,字清于,號浩如,別號蘭陵女史,是清初六大家惲壽平的侄玄孫女。惲壽平上承北宋徐崇嗣的“沒骨花”畫法,在師古人和師造化中,形成了自成一派,格調清雅的“惲體”花卉畫風,其后人受其教育、影響,多能夠繼承他的畫法。在家族濃厚的藝術氛圍的熏陶下,惲家的女眷中出了很多畫家,惲冰就是其中最得惲壽平沒骨技法神韻,且流傳繪畫作品最多的一位。惲冰曾于惲南田花卉軸上題跋云:“此幅乃先人手澤,冰垂髫時,在甌香館親侍揮毫。數十年來寶藏,以為粉本……”可知惲冰自幼就侍奉惲壽平作畫,耳濡目染,得其真傳,并常以南田的畫作作為粉本,臨摹學習。從本幅上惲冰的自題“撫南田公本”,可知這幅《蒲塘秋艷圖》亦是仿南田筆意。

    清  惲冰  蒲塘秋艷圖 (局部)

    畫面描繪了秋日荷塘的一角,幾枝荷花在綠荷的環繞中裊娜地生長。畫面正中,一枝荷花正欣欣地綻放著,柔嫩卷曲的花瓣嬌艷欲滴。在它背后,另一枝荷花含苞吐萼,一瓣微張的花瓣俏皮地展示著它即將要舒展盛放的姿態。在這兩枝荷花的左下方,一枝含苞未放的荷花被翠綠的蓮葉遮蔽保護著,它筆直的荷梗卻展示出它茁壯生長的力量感。三種形態的荷花被作者自然而巧妙地安排在同一畫面中,連同一旁的蓮蓬一起,向觀者展示出荷花四個生命階段的不同的美感。將視線轉向畫面下方,可以發現畫家并未用水紋來直接描繪池塘,然而,漂浮游動的浮萍和水草,以及逐漸隱去的荷桿卻暗示出了池水的位置,讓人更覺池水清涼澄澈。

    清  惲冰  蒲塘秋艷圖 (局部)

    該畫使用沒骨畫法。沒骨畫法區別于勾勒填色的畫法,不勾勒外框,只用顏色點染。作者熟練運用沒骨技法,對物像外形的把控也十分準確——葉、荷花、浮萍、蓮蓬點染得當,顏色暈染的深淺變化又恰如其分地敷在形的轉折變化上,使得所描繪的物像形態生動飽滿,有凹凸之感;對荷桿的描繪亦十分靈動精彩——幾枝荷桿排列交錯,形態各異,以顏色的深淺變化作出位置前后的區分,巧妙地避免了重復排列的感覺。雖然沒有刻意勾勒荷桿的外輪廓線,但作者在暈染時通過對水分的控制,使荷桿外圈顏色自然地和中間部分形成色差,使荷桿無“骨”卻有骨,裊娜而有韌性。整幅畫構思精巧、技法純熟,是惲冰傳世花鳥畫中的一件佳作。

    編輯:陳燁秋

    投稿郵箱:15255196177@163.com 聯系電話:0551-65175218

    中安書畫網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4120170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備案號:皖B2-20080023-21

    中安書畫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