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800u"><dfn id="m800u"></dfn></ul>
    <strike id="m800u"></strike>
  • <ul id="m800u"></ul>
    <strike id="m800u"><rt id="m800u"></rt></strike>
  • 樂愛花鳥 亭亭玉立——觀賞張樂亭寫意花鳥畫藝術

    來源:中安書畫網 2022-05-20 11:41 作者:檀力

      萬紫千紅,百花爭艷。我來到合肥市海卉花市華府駿苑10號樓西頭——安徽當代中國畫研究院,見到了寫意花鳥畫家張樂亭先生。我領略到的是一幅幅如朝霞初生、燦若云錦的美好畫面,是好一派欣欣向榮、生意無限的大千氣象。《周易》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宋儒說:“天地以生物為心。”儒家以仁為本,強調“生”和“仁”的共通,而“仁”是溫和、愛人愛物的意思。然而僅僅對待自己的“儕類”“同胞”以仁還不夠,還應將此仁心愛意推及廣袤宇宙,憐愛山川草木、飛潛動植,乃至宇宙中的一切生物。中國歷來花鳥畫藝術,以詮解“鳶飛魚躍”“生機活潑”的生命意識,觀“萬物之生意”為旨歸。張樂亭的花鳥畫創作,繼承傳統,探索新知,以花鳥來表現大自然的生機、生意,是緊扣中國花鳥畫這一主題的。

      張樂亭,號苦藤齋主人,1950年生于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區,常常喜歡以六尺、八尺,或丈二的尺幅,表現《報春圖》《大富貴》《富貴神仙》《富貴長春》《富貴吉祥》《繁花似錦》《繁榮昌盛》等傳統題材。畫面大多石根穩固,或牡丹盛開,或古松蒼勁,或水仙蔥翠,華麗清新,豐美腴潤,物態婀娜,境象闊大,展現出小康盛世,國運昌隆的時代風貌。他尤其擅長描畫各色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以其花朵碩大、色彩瑰麗、花姿雍容,被譽為國色天香,象征著富貴吉祥、幸福繁榮。樂亭先生筆下的牡丹,無論榴紅、魏紫、姚黃,無論豆綠、玉版、墨玉……或迎風承露,嫩芽吐蕊、含苞欲放,或麗日沐雨,花開錦繡,枝繁葉茂。畫家細心觀察牡丹的生長態勢,花色的細微變化,以傳統水墨寫意筆法入手,善用鮮明的對比和烘托手法刻畫牡丹的多重面貌,或丹粉點染,或墨彩交融,用色明艷熱烈,而又清新雅致、艷而不俗,雍容富貴之氣躍然紙上。

      構圖造型,張樂亭追求畫面的穩固、平正、通達而又生動變化、氣勢郁勃。他的大幅佳作,畫面中間常常為一大塊巨石,石后鋪排牡丹花影婆娑,石前叢生水仙淡雅嬌潔,三段式的構圖,前后錯落,穿插有致。作品又多取S型程式,盤旋屈曲,運動迂回,起承轉合,畫面秩序整飭,而張力凸顯。

      藝術源于生活。張樂亭的繪畫創作,堅持到生活中去吸取源頭活水。他自幼生長膠東一中醫世家,雖然40多年軍旅生涯,轉徙南北,戎馬倥傯,但是他從未失去和故鄉的血脈聯系,他的寫意花鳥畫藝術,以情真意切的“人間煙火”供養畫面,深深扎根于故鄉的風土。在安徽生活數十年,他的藝術創作似乎又受到了江淮大寫意畫風崇尚質樸之美的影響,以質樸之心、之情、之筆、之墨,體味“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情愫。他偏愛畫一些最普通,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花鳥和果蔬,如桃子、葫蘆、石榴、家雀、雞雛、蘿卜、白菜、絲瓜、冬筍、辣椒、蘑菇等等。這些花鳥和果蔬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都是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普通尋常之物。他們不以嬌艷、華美示人,但卻以一個平民大眾品嘗菜根的心情,去觀賞、表現自己的描繪對象,用自己的質樸和本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甜美和歡欣。實際上,這種質樸無華的平凡之美,恰恰是天地間至真至善的大美。張樂亭平日熱愛生活、仔細觀察生活,他是把真實生活所見、所聞、所感傾注于筆端,方才創作出了內容眾多如此豐富、表現栩栩如生的上乘佳作。

      把日常生活的平凡之美,表現為藝術創作的質樸之美,并非一蹴而就。張樂亭癡情于寫意花鳥畫藝術,拜師、訪友,求學、求藝,反復輪轉求教于先賢,求教于自然,心摹手追,日夜不輟,以苦為樂,不斷求索,是一位面對藝術坦誠無飾的赤子。他尤其專心于疊色漬染、筆墨交融,立中有破、破中有立的交互印證,用情就勢,變幻調和,借助筆性以求艷而不俗,沉而不死,清靜和雅之效。

      言為心聲,畫如其人。張樂亭的為人誠樸謙和、心地善良,甘于清貧,不慕名利,而又生性高潔耿介、孤迥率真。這使他40多年的軍旅生涯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酸甜苦辣,人情冷暖。屢遭仕途磨難、生活考驗,使其心境更高,資質更純。他遠離應酬算計的生死疲勞、權位財色的明爭暗斗、浮躁喧囂的干擾和扭曲,一直守護著干凈、純樸的精神家園,追求通達祥和、怡然自得的人生境界。表現為藝術創作的精神品格,一方面是他對傳統文人寫意花鳥畫象征意義的詮釋。荷之廉潔、清香,出污泥不染,清白立身,蘭之芬芳、幽香、淡然、高潔,竹之虛心、正直、有節,梅之傲骨、不畏嚴寒,都在他的筆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尤其是他筆下的梅花,設色艷麗、筆觸老辣,粗壯的根柯蒼勁雄奇,虬曲多姿的軀干橫斜偃臥,層層萌發的新枝則透著飄逸豪放,盛開的簇簇紅梅以火樣的激情展示著傲然挺立、凝霜怒放的高貴品質,寄寓著畫家不畏艱難、充滿自信的精神懷抱。一方面則是經歷對生命深刻體悟后達到的寧靜、樂觀、豁達自得境界。在張樂亭的花鳥畫小品中,常常可以讀到充滿諧趣的情節和耐人尋味的題句。如《葫蘆圖》題“糊涂廟里糊涂神,糊涂神徬糊涂人,糊涂人喝糊涂酒,醉后錯認自家門。難得糊涂語義深,大智若愚返天真,聰明總被聰明誤,樂趣總歸平常人。”《得籽圖》題“古人畫石榴,多喻多子多孫之意,而今得一子足矣。”《啄木鳥》題“官位赤帽小,品德沖九霄,為民常除害,果實從不掏。”《南瓜圖》題“南瓜還是那個南瓜。兒時充饑之物,今成保健食品。”《蔬果圖》題“白石老人曰,嚼得菜根香,百事可為也,而吾小女不信此言,又能奈何?”。這些樸實的字句,每讓人們豐富的聯想,意味無窮。詼諧是一種對待社會和生活的一種態度,是一種能力,一種智慧,是一個社會健全、人格完整的標志。“能諧所以能在丑中見美,在失意中見出安慰、在哀怨中見出歡欣。諧是人類拿來輕松緊張情景和解脫悲哀與困難的一種清涼劑。”

           不僅如此,它還是“萬物靜觀皆自得”——人們放眼大千世界,眼前一片生機,獲得了一種“自得”的心靈愉悅之后的大自在境界。而張樂亭于其寫意花鳥畫藝術中得之,使人欽羨,令人向往。

    我和張樂亭從相識以來,深為他熱衷公益,不計報酬的精神所感動,他年長我一屬,同屬虎,年逾古稀,仍虎虎生威,一直在辛勤耕耘……

     
     
     
     

    編輯:代海豐

    投稿郵箱:15255196177@163.com 聯系電話:0551-65175218

    中安書畫網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4120170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備案號:皖B2-20080023-21

    中安書畫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