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800u"><dfn id="m800u"></dfn></ul>
    <strike id="m800u"></strike>
  • <ul id="m800u"></ul>
    <strike id="m800u"><rt id="m800u"></rt></strike>
  • 致敬大師 傳承藝術之道:紀念賴少其誕辰105周年

    來源:廣州藝術博物院gzam 2020-05-18 15:23 作者:王堅

      2020年5月16日,是著名畫家賴少其誕辰105周年的紀念日。1915年的這一天,賴少其出生于廣東普寧華市村,早年考入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并加入青年教師李樺創立的“現代版畫會”,并成為骨干,創作了大量揭露社會黑暗和抗日戰爭題材的木刻作品。20世紀50年代開始從事書畫創作,繼承清代新安畫派傳統,慣用干筆渴墨,作品氣勢恢宏,神韻畢至。晚年仍不斷衰年變法,借鑒西方現代派畫風,更注重以色彩表達主觀感受,展現出中西融合的新境界,其藝術具有全國影響。2000年11月28日在廣州病逝,享年85歲。

      著名評論家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李偉銘認為“在衰病之年,在名利無關的情景中,由于一種獨立非凡的藝術意志的導引而真正進入了大自由的境界。”但賴老八十后畫作普通觀眾卻不易看懂,現選取院藏賴老八十后設色佳作《大瀑來天外,瀑瀉疑天漏》試做解讀:

     

      大瀑來天外,瀑瀉疑天漏

      55.5x40.2cm 1996年 紙本設色

      這幅畫是寫暴雨中的黃山,但卻不是客觀寫生的黃山,即不是客觀再現而是飽和著畫家曲折人生經歷和深刻生活體驗的主觀寫意之作,是一種心靈深處形而上表現成分更多的上乘之作!賴老自上世紀60至70年代多次上黃山寫生,甚至“一入黃山便數月”,與黃山結下深厚緣分和情感。1986年離休移居廣州后,仍進行藝術上的“丙寅變法”(1986年),上世紀90年代賴老不幸得了帕金森綜合癥,在家中或醫院養病之時,心中揮之不去的黃山印象時常浮現, 20多年前黃山遇暴雨的記憶和感受傾訴筆端,該畫的突破是,他已經粉碎了客觀再現的目中黃山,化為深入到內心層面的、主觀表現的心中黃山。畫面表現的是黃山烏云壓頂,瀑雨豪傾,雷聲隆隆,溪流瀑瀉的景象,是嫻熟地運用墨色、光暗、冷暖、虛實等強烈對比和流動,將強烈搖弋呼號的樹木、彌漫的云雨、爆發般傾瀉的瀑布、被沖刷得似搖欲墜的石塊、風暴中天地清冷幽暗的景象如瀑布般流瀉而出,是一幅達到從心所欲地訴說自然界無可抗拒的天威和人類渺小迷茫的傳神寫照,也是儲存在賴老幾十年記憶里昔年曲折蒼涼心境借天降大瀑的流露,它是賴少其山水畫生涯的一個藝術新高度:“畫出了心中所有、自然所無的一片山水”(賴少其對清代程邃畫冊的評價)!深具毫無矯飾的坦誠率真,渾化意融為一體之美!此圖賴老寫過設色和墨筆兩幅,可視為賴少其衰年變法的經典作之一,映射出這位七十歲后“丙寅變法”,八十歲后又再衰年變法,從不停止探索創新,從不守成,其真正藝術大家不斷進取的精神風骨,令人深深崇敬。

    編輯:朱春玲

    投稿郵箱:15255196177@163.com 聯系電話:0551-65175218

    中安書畫網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4120170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備案號:皖B2-20080023-21

    中安書畫網公眾號